萧晏带着三丫一起往金陵而去。
前几日,或许是因为刚出门兴奋,三丫每天都乐呵呵的。
可是风吹日晒赶路的辛苦,还是很快让她苦不堪言。
偏偏她还嘴硬,萧晏问她怎么样,她每次都是好好好。
后来还是萧晏发现不对劲,也心疼她,怕她太辛苦,就雇了一辆马车。
他骑马,三丫坐马车。
这样三丫累了的时候,还能在马车里躺着睡一会儿,坐腻了就出来跟他骑马吹吹风。
赶路速度降下来了些,但是每天赶路时长增加,倒也还可以。
但是萧晏总是忍不住想念陆弃娘。
他后悔,怎么就不说服陆弃娘跟他一起来出门见识见识呢?
这路途,未免太漫长了些。
三丫倒是很高兴,看到什么新奇的都问。
萧晏也不厌其烦地回答,连车夫都夸他这个爹有耐心。
而陆弃娘在家里,忙忙碌碌,像陀螺一样停不下来。
今年的夏天格外热,让人恨不得浸泡在河水里才好。
大丫的学堂从最初的混乱到现在的秩序井然,已经很像样子。
连胡睿混在其中,都跟着学了四五首诗,喜得胡神医给大丫送来一只烧鹅。
二丫的铺子,从最初以花钿为主,小打小闹开始,到现在已经涵盖了女子所需胭脂水粉,各种档次都有。
二丫脑子最灵,经常去运河的商船上找自已所需要的东西。
她竟然有本事,通过商船上的人,买到全国各地的胭脂水粉,研究比较,很是钻研。
她甚至还和南方制胭脂水粉的大师傅们通信,用她那歪歪扭扭,刚刚能看懂的字,长篇大论。
陆弃娘看了之后还说她,“你个小丫头,和人家大师傅讨论,能不能谦虚点?好像你也是大师傅似的。”
“我只是不想做大师傅,否则您以为我做不成?”二丫自信满满,“我这是给大师傅建议,让他改进配方,他很感谢我的。要不,能白送我这么多样品?”
二丫也是个极有生意头脑的。
她不像别人那般斤斤计较,想要推广的东西,她一定先大大方方地让大家试。
她那不大的小门头,现在已经成为周围年轻的大姑娘小媳妇最喜欢来的地方。
虽然利润不算高,但是客人多,薄利多销。
短短半年间,二丫这个不起眼的小铺子,每个月盈利已经能超过五十两。
不过她还是不满意,想要更进一步。
胭脂水粉这些,她也已经找到自已能找到的性价比最高的供货渠道,而且客流量现在基本稳定下来,但是太有限了。
——能消费得起的人,还是不够多。
而且说实话,没有什么壁垒,和卖干粮一样,周围已经又出现了三家这样的小铺子。
二丫嘴甜,加上干得最早,笼络了一批忠实的客户,而且从一开始就是“高端”享受——最起码,是让她的客户们觉得,她这里很高端,是外面见识不到的讲究,所以暂时,那些跟风的铺子,没有对二丫造成很大冲击。
但是二丫已经不满于现状。
她觉得应该有自已不可替代的受欢迎的产品,那她的赚钱效应,恐怕翻倍都不止。
陆弃娘听她信心满满地描画未来的情景,心里是有些不敢相信的。
这小丫头,就是敢想。
但是她知道,不能打击女儿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