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其实就是不愿意陆弃娘再为张鹤遥的父母做什么。
她不比娘的宽宏大度。
她记仇。
在大丫眼中,陆弃娘虽然从张家得到了一些,但是张家从她这里得到的,何止数倍?
“也对。但是现在这样——”陆弃娘有些犹豫,“也不好看啊。”
“那让孙大人看着办吧,咱们也不懂。”大丫道。
陆弃娘看向孙顺。
孙顺点点头,“我明日就带人来修,弃娘你不用费心了。”
“那行。”
从坟地回去的路上,陆弃娘有种心神不宁的感觉。
“大丫啊,我今儿左眼一直跳个不停,我爹娘的墓又塌了,你说会不会是什么坏事?”
大丫心说,他们觉得的坏事,对您来说未必是坏事。
“不对不对,”陆弃娘道,“那是我爹娘,肯定保佑我,坏的不灵好的灵。对了,我刚才在想,让洪水把太子卷走,会不会,那是我爹娘在答应我?”
“或许吧。”大丫哭笑不得。
原来她娘心里,难得不是求保佑,而是诅咒太子。
那,就当她父母答应了。
过了两天,孙顺特意派人来和陆弃娘说,墓已经被修好了,请她放心。
陆弃娘也就没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到七月初,大丫的学堂终于准备好了,开始低调地招生。
一共收了五十二个女孩子,按照年龄分为三个班级。
三到六岁,六到十岁,十岁到十四岁。
三到六岁有二十一个孩子,大丫找了三个婆子帮忙照看。
她们学的东西不多,大丫每日自已教她们背背诗歌,大部分时间就是交给婆子们带着,只要吃饱了,玩得高兴,不要发生严重磕碰就行。
六到十岁的孩子有十四个,主要是学认字,识数学算术,打拳强健身体,另外学一些绣花入门等简单技能,对各种行当能有粗浅的认识。
十岁到十四岁的女孩子有十七个,她们刚开始要学的内容比较多,比如绣花、厨艺、算术、裁剪等等,要用几个月的时间来发现专长,然后深入学习。
夫子这一块,大丫请了两个老秀才,一个绣娘,一个厨娘,姜仪也来帮忙。
另外五公子听说这件事之后,表示他什么时间有空,也可以来帮忙带带孩子读书。
目前请来这些人,大丫觉得差强人意。
时间所迫,也只能做到这样,但是日后,她还是会继续找更厉害的夫子来教女孩子们。
不可能谁教的都一样。
胡睿没人看,被老胡硬塞进六到十岁的女孩子班里。
对此陆弃娘无情嘲讽老胡,是想给儿子娶媳妇想疯了。
胡神医回怼她,大丫都愿意,你少管闲事。
再说,他也不白用人啊。
他不是来教女孩子们辨认药材了吗?
以后就是实在活不了了,靠上山采药也饿不死人。
要知道,采药人都是父传子,子传孙,谁像他这么大方,说教就教了?
陆弃娘:你要是真大方,就把医术也教了,我看胡睿,不是那块料。
胡神医气得要跟她绝交,但是晚上回去教胡睿,又连声骂他“朽木不可雕也”。
就这样,大丫的学堂热热闹闹地开了起来。
那些把孩子送来的人都高兴坏了。
他们其实也不在乎识文断字,最重要的是,管吃啊!
于是,陆弃娘和萧晏这里,成了许多人想来找活的地方。
所有事情都让人觉得在往好处发展,让人舒心。
但是萧晏却遇到了一件让人牵肠挂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