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完成集群智能矩阵,
即便掌握了纳米技术,
苏九也无法同时操控成千上万,甚至亿计的纳米机器人!
这些纳米机器人的数量,绝对是庞大的天文数字!
普通的思维方式和运行模式显然不够用。
即便是量子机器人,面对这么大的计算量也够呛。
矿区的scv-工程建筑机器人也就几百台而已。
苏九深吸一口气,心里已经有了个大概的方案。
要是能把集群智能矩阵完善了,550A的计算能力就能更上一层楼。
比如,现在550A正在计算的时候。
外面的空地上,已经有机器人开始动工了。
当然,现在的机器人还取代不了人类。
不过,用全息投影辅助人类施工,这倒是可行的!
到时候,550A也得升级一下。
苏九琢磨的这会儿功夫。
屏幕上的战略级能量防御屏障已经画得非常精细了。
跟他项链上的便携式能量防御屏障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首先在体积上,空间大得很,自然要用方舟反应炉提供最强的防御力。
整个防御装置占地大概80平米。
顶部是个半球形设计,能看到里面的能量粒子正顺着时针方向转圈。
苏九在整合了能量扩张、中转和缓冲技术后,系统底层的逻辑得到了全面优化。与此同时,南江的那台550A系统也同步完成了升级。
屏幕上,一行行数据清晰地显示出来:
“能源供给:工业级方舟反应炉。”
“能量防御屏障覆盖范围:高度500米,半径1000米。”
“静默状态能量消耗:每秒约1亿焦耳。”
“触发状态能量消耗:每秒约20亿焦耳。”
“缓冲区域:约50米。”
所有数据一一呈现后,550A系统弹出了一条提示信息:
“战略级能量防御屏障装置已生成完毕!”
苏九从沉思中抬起头,目光落在屏幕上的提示窗口,轻声自语道:
“终于完成了。”
瓦格国的振金矿区,早已不复当初的荒凉景象。原本仅有的几个破旧石英岩加工厂,如今已被众多新建筑所取代。
苏九手中拿着建设图纸,微微点头。眼前的矿区,正逐渐展现出战略基地的雏形。
苏九的目光在刚落成的军事防御壁垒上缓缓扫过。
这壁垒,面对近身士兵的冲击,能稳稳当当挡住,还能反手给对方一击。
再看那玄武防御系统。
方圆千里之内,任何企图染指矿区的导弹,它都能提前拦截。
还有那工业级方舟反应炉。
采用冷核聚变技术,一旦全力开动,瞬间能爆发出数千万亿焦耳的能量。
这些战略建筑,都已完工,并且通过了所有验收。
不得不承认,大夏的建设速度真是惊人,虽说有scv工程机器人助阵。
但对河马这边来说,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毕竟,几个月前,这里还只是块荒芜之地。
除了石头,就是些杂草灌木,啥也没有。
当然,还有些战略设施还没验收,比如那可蓄能的电磁脉冲炮!
这玩意儿,短时间蓄能后,威力能轻松盖过聚变武器,打击范围能以瓦格国为中心,覆盖蓝星大半个半球。
站在楼层顶端,苏九俯瞰着矿区里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