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1 / 2)

第 55 章

因为苍耳郡的气候是属于基本上没什么春秋过度的时间的,所以现在虽不过是四月份而已,早晚也还有一点温差,但这都不影响百姓们换回夏装的决心。

尤其是中午太阳比较晒的那会儿,满大街的人更是都开始穿起无袖的衣服了。

骆铖记得在后世时,大多数人都以为古人都是无论春夏秋冬都会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一点儿肉都不露的那种,其实不然。

在后世的古代——晋朝开始其实就有了半袖,只是当时没能流传下来而已。《晋书·五行志》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情,说曹叡经常戴着绣帽、披着缥纨半袖,不修边幅地接待臣子。而臣子中正好有位叫杨阜的大臣,性格十分耿直。有天杨阜实在忍不了了,就上奏皇帝,直言问道:

“您穿的这半袖,是符合哪家子礼仪的?”

性格暴烈如魏明帝者,听了杨阜的呛声后也只能乖乖选择默然不语,继而改正。所以后面的好些朝代,也因此就都取消了半袖这样的服饰文化。

直到唐朝时期,因强盛的国力而广纳四海文化,其中就有“胡服文化”,所以士族与庶族就又重新开始流行起了半臂——也就是后世说的短袖的衣服。

文献记载,唐代纺织业极为发达,有大量的织锦创意,新唐书里面就还出现过“半臂锦”这种专门用于半臂的织物。虽然从后世出土的实物中可以看出大半都是在初唐和盛唐时期,半臂在上层社会中流行过,例如《旧唐书.舆服制》就有“女史则半臂襦裙”的介绍,但这并不妨碍到了宋代时,半臂就已经完全变成了一种时尚和普遍的穿着,早已不属于常服之列,而是男女老少都可以穿的普通衣服了。

而这个朝代的很多服饰文化,本来就是冗杂了后世从春秋到宋代的很多元素,所以会出现这种半臂、甚至是坎肩的服饰,就完全没什么可值得大惊小怪的了。

只是在这里半臂是所有人都可以穿,但坎肩却是只有汉子允许,麟儿和女子是不被允许的罢了。

不过骆铖没这些规矩,无论是家人还是下人,只要你不是袒胸露乳伤风败俗的,那就都可以怎么舒服怎么来。外面穿怕被人说闲话了,那就家里可以都顺着自己的喜好,不用顾忌其他什么的。

这日傍晚,骆铖便穿着无袖短褐写完了最后一页大字,终于大大的伸了个懒腰,长出一口气。旁边陪着他同样穿着半臂短褐的、在另一个书桌上练习写字的闻尺素听到后擡头,眉眼含笑的看向他:

“阿铖哥全都写完了吗?”

“嗯。”骆铖起身走到了少年那里,将手里的一沓纸递给他后就从背后抱住了对方,将脑袋放在了少年的肩窝处,懒懒的回道:“全都写完了。”

闻尺素拿过书稿一一的仔细翻看了起来,边看边神色认真,语气认真肯定的对骆铖说:

“此书面世后,一定不只是苍耳郡的百姓想看,而是整个天晟朝的百姓都会想看的。”

他现在已经不再是目不识丁、什么都不懂的睁眼瞎了,而是一个除了一些难写又不常用的字之外,大多数字都会读会写,并且还喜欢看各种游记传记奇闻异事的半个读书人了。所以之前当他在看到骆铖买来的几本据说是其他人普遍认为的启蒙书籍后,就更加的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学了一辈子都竟然连个秀才都考不上的原因了。

因为——实在是太晦!涩!难!懂!了!

那些通篇的之乎者也,对于已经学会的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可对于一个刚开始初学的人来说,却是犹如让一个从未学过外文的人去读懂他们文字写出来的本国名著一般的难以理解。

所以,让一群什么都不懂的白丁直接去读这样的书,无异于是让刚出生的婴儿直接去吃满汉全席,非但汲取不了其中的营养,反而还容易把人吃.死。

这也就是知道这一切后的闻尺素为何会那么的庆幸,自己从一开始是跟着骆铖学习的。

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东西,有的只是根据他们几个人不同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制定的相应的方法。尤其是从一开始就给他们几人写的那些字帖,每一本里边都还有笔画的顺序分解,可以说是再容易学不过了。

所以,正因为自己的这些学习经历,才让少年更加的明白,骆铖的这本被他自己称为《蒙学识字》的叫做“字典”的书籍,真面世后对于那些初学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和友好的一本著作了。

“是吗?没想到夫郎这么看好为夫的这本书啊。”骆铖将少年往怀里抱的更紧了些,侧首亲了亲他的耳垂,轻声调.笑了句:“看来小尺是真的很爱夫君我呀。”

少年一听当即红了脸,又羞又气的伸手向后捂住他的嘴,鼓着腮帮子命令道:

“不许胡说。”说完后又觉得不对,他本来就是很爱夫君的啊,这样说好像他不爱对方似的。于是便又快速的收回了手,将脸偏到另一面的小声嘀咕了句:

“本、本来就很爱你啊。”

骆铖顿时被自己夫郎的自说自话给可爱了个跟头,当即就将对方的脸转过来,狠狠的亲了一下:

“嗯,夫君也很爱你。”说完就将变得更加红彤彤的人儿转过来抱进怀里,低头吻了吻后才接着说道:

“所以夫君也相信夫郎的眼光,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在整个天晟朝都普及开来的。”

少年羞羞的擡头,眉眼含情的红着脸看向他,轻轻的“嗯”了一声。

***

第二天,骆铖去了府衙,将已经写好缝制成册的《蒙学识字》交给了知府大人。陈赐看到成品后,忍不住连叹了三声“好!好!好!”激动的甚至从主位下来直接拍着骆铖的肩膀赞叹道:

“骆生真乃我苍耳郡百姓之福也!”

骆铖拱手一揖,淡定的回了句:

“若真如此,也是学生之幸。”

在这件事上他并不想太过谦虚,毕竟如果真的能把这本字典全面发行的话,就如他的少年所说的那般——不但是苍耳郡百姓之福,更是天晟朝百姓之福了。

所以此时不过是担一句口头夸奖而已,并没有什么好不可以接受的。

陈赐看他这不卑不亢沉稳端肃的态度,更加欣赏了起来,当即大笑道:

“好啊,骆生果然与众不同呐。”

之后便让人去叫了同知过来,把印发《蒙学识字》的一应事宜都交给了他来负责,骆铖只需要在他们有什么问题时解答一下,以及最后拿那四成的润笔费就好了。

季劭聪知道后嚷嚷着要骆铖请客,不然他第一百零八次被伤着的幼小心灵恐怕撑不到明天早上。于是,骆铖便又将几位好友都再次请到了药膳坊一聚。

“阿铖,不是大哥说你,你慢着点啊!”饭后,已经喝得有点微醺的季劭聪哭唧唧的拿着筷子敲着盘子的向骆铖控诉,“不然你再这么优秀下去,等我爹和大哥二姐过来看我时,还不得把我打成坏了的凉席那样——一条一条的了啊!”

最新小说: 神祇沉浮 拖后腿,我是专业的 我与黑化反派HE了 云飞扬 桑榆非晚 我真不是自恋狂【修真】 师尊总以为自己是npc 疯批少爷的保镖欲图不轨 狐貍饲养手册 战神家的小福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