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饭间,闻柳氏说了这次回来的目的,把柳静山一家给高兴的,柳程干更是睁圆了眼睛,声音中带着雀跃的不确定问道:
“真的吗姑母?那骆秀才真的愿意雇我?”
“嗯,真的。我也向他说了你的情况,但阿铖说只要人品好,勤快,就没有什么不可以的。”闻柳氏笑着回道。
“那、那……”
柳程干有点激动,这三年来他已经不记得受了多少白眼,做梦都不曾想过有一天会有这样的好事降临到自己头上。
“阿姐是怎么知道,干儿的事的?”
柳静山一家正处在高兴的气氛中,一时没有多想,柳父柳母也同样,唯有柳静峰意识到,姐姐这些年都没回过家,也没见过他们,那是怎么知道柳程干之前的那些事情的?
闻柳氏听他这一问,顿时有点不好意思的红了脸,不敢看向柳静峰,假装没听到的继续说回之前的话题:
“阿、阿铖说,刚开始一天给干儿四十文工钱,每天早上巳时之前,让他等到和北山村交叉的那个路口处,然后和我们一起坐牛车去府城,下午回来时,也把他送到那里。”
“还、还不用他自己走到府城去?”柳静山两口子又是一惊,都惊喜的不敢置信。
要真这样的话,那他们儿子就能少走一些路,腿也能少疼一点儿了。
“嗯。”闻柳氏笑着点头,“等过几天干儿顺手后,就一天给六十文的工钱。”
一家人听着都愣了,再三确定是真的是真的后,才几人当即就决定,让柳程干第二天就开始去上工。
之后,一家人便和和美美的吃了顿团圆饭。
天刚黑下来后,闻柳氏和闻尺素便打算回去了。
柳家人都不放心,派了柳静山和柳静峰去送她们。
不过没想到,牛车刚赶到村口处,闻尺素就冲着前面十几米远外提着灯笼的那个人影脆生生的喊了声:
“阿诚哥!”
等那人听到稳步上前后,闻柳氏一看,果然是骆铖。
“阿诚哥你怎么在这?”闻尺素赶忙跳下牛车,快速上前迎道。
“小心走。”骆铖快走一步,一把扶住因踩进个小坑里而差点崴脚的闻尺素,柔声说道:
“我来接你和柳姨。”
“那你在这里等了多长时间啊?”
骆铖微微摇头,笑道:
“刚来。”
他虽这样说,可闻尺素还是在刚在被他扶住时不小心碰到了他手的温度后,就知道一定是来好一阵儿了,顿时就给心疼的两只大眼睛扑闪扑闪的。
骆铖一看他那软乎乎的眼神,心中一暖,伸手揉了揉他的脑袋笑着给他宽心:
“没事,不冷。”
之后就带着人走去了牛车跟前,向看到他们小两口亲密而有点尴尬的柳静山和柳静峰拱手躬身道:
“小子骆铖,见过大舅、二舅。”
虽然之前没有见过两人,可这会儿回来送闻柳氏和闻尺素,并且他们俩也安心让送的人,不用想也知道是谁。
而柳静山和柳静峰因为做了一辈子农民,从来都没有被高他们一等的读书人给行过礼,尤其这个读书人还已经是秀才公的情况下,因此两人都想上前扶又不敢扶,不扶又感觉不对的站在那都手足无措了起来。
还是闻柳氏赶紧过去,将人虚扶起来,声音中也同样带有一点惶恐的说道:
“阿铖你不必……”不必这样的。
可面对未来的娘家长辈,不这样好像也不对?
于是,闻柳氏也懵了。
骆铖明白他们对读书人的顾虑,虽然这种顾虑其实是不对的,但谁让这是这个时代的人已经深入骨髓的认知,短时间内也无法对其改变,所以便只是认真的对闻柳氏回道:
“柳姨,这是应该的。”
然后又转头看向柳家兄弟,歉然道:
“待来日小子与小尺的日子定下了,再亲自登门拜请外公外婆,还有二位舅舅和舅妈们。今日身份不适,遂有不周,还望二位舅舅勿怪。”
“哎、哎,勿怪、勿怪……”柳静山本能的跟着骆铖的话回道,被柳静峰捣了一下胳膊后才猛然惊醒,尴尬的挠着脑袋改口道:
“错了,是不怪,不怪,哈哈、哈哈……”
柳静峰也赶紧跟着说:
“是啊,你做的对,不怪、不怪的。呵呵……”
之后几人又稍说了几句话,就由骆铖带着闻柳氏和闻尺素一起回去了。
他们不知道,柳家兄弟回去后就将见到骆铖的点滴都说给了家里人,柳父柳母一听,都深感欣慰。
看来,老天爷是终于看见了他们女儿和外孙的苦楚,舍得给他们漏一点甜了。
**
骄阳似火,特汗涔涔。
很快,骆铖几人开摊已有半月,柳程干也早已做熟了摊子上的事情。在几人共同的努力下,这小半月里,骆铖只摊子上的净利润就赚了七十六两三百二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