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颜思齐谈完已经是下午了,中午在食堂吃完饭之后,杨向东和颜思齐就紫衣事件开了个会。
下午时候杨向东也没来得及去办公室,而是去了政治局,又是一场会议结束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了,杨向东安排车辆前往老二家里。
吴启荣这里确实没有杨向东那么忙碌,但是也并非没事做,朝鲜安排的第三期军官已经培训了半年时间,而朝鲜去年春季经过女真人的一波突袭,导致3000多新军士兵被女真人全部消灭。随后全面处于防守态度,可奈何的朝鲜王室决定在组建一支5000人的新军。
在去年夏季勉强凑出了一笔款的用来采购军械装备,不过夏季时候登莱军正在忙着与毛文龙进攻觉华岛,并没有时间安排教官给他们到朝鲜进行培训,于是这批军官被直接送到了登州府一同前往的还有1000人的士兵。在经过半年多的培训之后,按照计划,这1000多士兵会在冰封结束之后直接运往朝鲜地区,与朝鲜地区准备的4000人一起进行士兵基础训练,而军官则是晚上几个月。
另外就是撤军问题了,按照兴华公司高层的历史文件记载,马上女真人要进行历史上的己巳之变。而现在女真人如果也要按照历史上的情况重新复制这场战争的话,很有可能在今年冬季对登莱军发动全面进攻。现在在辽东南部还剩下两个整编团(在南部的兵力基本上是在慢慢减少,按照给大明官方的报告现在还有4000人在那里。兴化公司已经决定将慢慢的撤到这个数目,而且当地也会只有一个民兵团的兵力,一边开垦一边战备。)总的来说不会像原来那样重视。
“女真人现在需求很大,我看绕道入关应该是迟早的事情,我看届时入关我们应该会被要求勤王,今年民政部最好给袁崇焕一个报告。也给内阁一个吧,装备供应可以满足,不过和袁崇焕签订的粮食就不要保证全额供应了。咱们本身就是个添头而已。原本就是通过我们这里大量生产的鸡鸭肉蛋和鱼肉罐头来作为辽军的蛋白质供应。刚好可以借着大量难民涌入登莱青三府的名头,对了民政部出一个比较可靠的数据,记录一下从去年年初到去年年底进入登莱地区的百姓数量,这个数据报告和孙大人一起敲定一下。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刚刚好。”很多事情都是不由人的,初一的晚上在登莱地区,吴启荣和吴家人一起在吃火锅,说好的只吃饭不谈工作,聊着聊着还是想着工作的内容上去了。
“我看了资料启崧在台湾基本上没啥事情,明年是不是可以回来可?我打算退休了,辽东的事情让我有些头大,”开口的是吴梦麒,老爷子今年都快60可,确实有点顶不住,借助自己的积蓄在班乃岛上搞了一些农场。种植了玉米还有水稻,一些山坡地区种植的花卉。譬如薰衣草、迷迭香茉莉花、美人蕉、三色堇等耐湿耐盐碱的花卉。用于制作精油或药用产品。
“启贵在东北已经待了10年,其实按照公司的规定,5年时他就应该回来了,这一待就是10年,现在老婆孩子和老丈人都去了外东北。是不是考虑把他调回来了?”身为自己父亲的养子。吴启荣对这个大哥确实很看中,所以也对他委以重任。不过十年了,大哥干的确实不错了,10年的时间公司在外东北确实扎下了根。
现在公司已经在澳大利亚开始开拓,需要一个能主持大局得人,吴启贵确实很合适,只是他也快40的人了。不知道身体能不能顶得住?
“这个事情还是由公司开会决定吧。”吴启荣夹起一片涮羊肉后说道。
“现在启崧的儿子十岁了应该上小学了。我看是不是回来登莱读书?”开口的是吴梦麟,对于这个孙子吴梦麟还是很喜欢的。一年也回去台湾呆几个月,要说自己其实也是非常希望去台湾的,只是如果大哥吴梦麒离开,那么在登莱总是要留一个人的。现在除了自己也不可能留下其他人了。
“我看这事情还是问启崧吧。现在启崧二儿子三岁了,估计不太可能会来,启崧最近这两年不会有太大的军事行动,回来估计也是去库页岛。二叔您要是留在这里我觉得大可不必。启恒(启崧的二弟今年25岁)现在在东帝汶种植橡胶和咖啡。我听说他签的合同很大租赁的土地也不少。二叔要想去的话可以带上启媛(吴启崧的三妹今年20岁)启媛不是在台湾学习农业么。我留在登莱就可以。公司现在有这么多人也不差你们来操劳了。”吴启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唉,说起来咱们家确实人丁单薄了些。你现在就一个闺女一个儿子,启崧两个儿子,宋先生一个儿子,这杨先生比启崧年长几岁,可是还没有娶妻生子,倒是收养了三个孩子(两个闺女一个儿子)。公司现在确实发展的很不错。但是我还是很担心未来。”吴梦麒开口说道。
“这事情公司会决定的,咱们还是谈一谈家事吧。”吴启荣开口打断。
“辛苦嫂子了。”杨向东也正在和陶家人和老二老宋一家人吃饭,陶温雅的二胎是个儿子,老宋的二儿子和陶温雅年龄差不多。不过这次家宴并没有带上孩子,饭局也不大,一共开了两桌也就不到20个人。
老二四口子,老宋三口子,陶朗先,陶温雅,陶学詹,陶学詹老婆,四口子,还有杨向东,李小哥一桌子成年人,另一桌都是这几家的孩子,最大的是李小哥的闺女今年12岁。
“昨天年夜饭没来得及和孩子们一起吃,今天初一也可以。好歹人多热闹。”杨向东举起酒杯大家一起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