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委员长在庐山召集各党派领导人和社会名流人士举行了第二次谈话会。
会上,他发表了《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的讲话,代表国民党对“七七事变”进行公开表态,正式提出了对事变的基本立场和方针。
他指出:在最后关头“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这也是后世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
史称《抗战宣言》。
这份宣言,实际上就是国民政府的抗战动员令,其一扫委员长国民党自“九一八”以来对日寇采取的不抵抗、妥协政策,变得态度强硬、立场明确。
这也是委员长人生中最闪光的亮点。
委员长“最后关头”演说。
这份宣言,极大地振奋了民心士气,得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中国红党也对此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8月11日。
委员长在南京召集了一次最高国防会议,研究和决定对日作战的国策和战略。
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汪填海,军委会正、副参谋长——何应钦、白崇禧外,还有各大战区的负责人及军委会委员。
会议决定对日本实行“以快制快”和“制胜机先”的策略,即趁日军主力集中于华北之时,我军则率先歼灭其在上海的海军陆战队。
会议作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即在48小时内完成封锁长江马当要塞,以阻止日舰逃逸。
其办法是:
把招商局部分商船及老式、陈旧兵舰沉入长江马当附近狭窄的江心,构成暗礁;
同时在江阴、安庆、九江、武汉等水域布雷、设障碍物。
从而将长江上游的日军舰艇、往来商船全部截住,迫其缴械投降,否则由我炮兵予以摧毁。
当时日寇在长江中上游的军舰、商船70多艘,3000多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官兵;
还有滞留在武汉、重庆等地的侨民30000人左右。
封锁长江,首先可以防止日本海军溯江而上攻击南京;
其次可以使上海的日本军舰孤立无援,中国军队可以乘机狙击长江中上游的日本舰艇、商船,在长江上形成“关门打狗”的战略形势。
这份极为绝密的作战计划一旦取得成功,在战争之初对鼓舞我方士气,挫败日军嚣张气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谁知会议刚开过,封锁行动尚未着手实施,长期游弋在长江上游的日军舰艇,突然于一夜之间兼程下驶,越过马当,逃到上海吴淞口外集结。
8月12日,军事委员会宪兵司令部就接到了武汉特务处的报告:
“汉口日租界的日本侨民昨日(11日)下午突接日领通知,叫他们火速登上日舰离汉赴沪。”
当日本驻汉口总领事馆人员和日侨全部撤逃后,特务处的情报人员立即到该领事馆和日侨家中秘密勘察。
他们发现总领事馆内机密文件遍地皆是,其地下室内还藏着大量鸦片烟、海洛因等毒品,因为没有来得及带走或毁掉;
有的日侨家里的饭菜尚留在锅中、桌上,室内衣物凌乱,文件狼藉,显然是得到什么消息,匆忙撤走。
“娘希匹!”
总统府官邸,传来了委员长砸碎茶杯的声音。
花费了如此大的代价,却没有任何的收获。
如今看来更像是一个笑话。
有内奸!
而且级别很高,不然日本人的动作不会如此之迅速。
如此绝密的会议,日本人当天就知道了,这让委员长如何能咽下这口气!
“去,把戴雨农和徐恩曾给我喊来。”
委员长怒吼,身边侍从不敢耽搁,急忙要去联系。
“等等。”委员长喊住了侍从,又加了一句:“让陈阳那个小家伙也一起过来。”
侍从重复了一遍命令,立马去给特务处和党务处打电话。
“你们特务处天天抓日谍,为什么还能发生如此重大的泄密事件?”
一见到人,委员长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喝骂,特务处主要工作就是对付国外间谍。
这其中日谍就是他们的主要目标。
发生这么大的泄密事件,特务处可以说是第一责任部门。
被骂之后,戴春风很尴尬,特别是在他的死对头面前被骂,更让他觉得丢脸。
戴春风小声的解释道:“委座,这次泄密事件的有关人员都是党国重臣,我们特务处也没有权利监控他们。”
“戴处长是觉得自己权力太小,还是推卸责任啊!”
委员长还没有开口,徐恩曾适时补刀,引得戴春风怒目相视。
这一刀扎的是又快又深。
你特务处今天想监视党国重臣,明天是不是想连委员长都一起监控啊!
这要是被委员长误会,那么就算当场不发作,也会在心里留根刺。
“徐老鬼你别血口喷人”戴春风连忙解释:“委座明鉴,雨农绝无此意,特务处是委座的利剑,绝不敢有任何僭越之心!”
“够了!”委员长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悦:“你们党务处主管党务,难道这件事情你们就没有责任吗?”
委员长本身就是玩政治的行家,对徐恩曾的小心思一眼就看透。
特务处和党务处的对立本来就是他一手引导的。
但是他也没有料到,都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竟然还在互相拆台。
委员长的话让徐恩曾脸色一变,连忙低头认错:“委座教训的是,党务处也有责任,回去后,卑职一定让人彻查此事。”
委员长冷哼一声,目光扫过戴春风和徐恩曾,最后落在站在一旁的陈阳身上。
“陈阳,你怎么看?”
委员长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显然对陈阳的能力颇为信任。
陈阳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委座,此人身份一定极高。”
“如果不能挖出这个内奸,那么这场战争就形成了多日的单方面透明,那后果无法想象。”
“如果把这个案子交给你,你有把握挖出这个汉奸吗?”
委员长的话一出,戴春风微微变色。
这个案子无疑是个烫手山芋,调查的全是党国最有权势的政要。
随便一个都是他们得罪不起的,更何况是同时得罪一群。
要是他们同时发难,就是委员长都保不住陈阳的小命。
戴春风很想让陈阳推了这个任务,但是他却不能开口,甚至连给个眼色都做不到。
“学生有把握!”
陈阳倒是没考虑那么多,一口答应了下来。
经过现代教育的陈阳,明白战场单方面透明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