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走进办公室,对着钱一晨敬了个礼,笑呵呵的说道。
钱一晨连忙起身,脸上露出客气的笑容:“陈组长哪里的话,有何需要派人打个招呼就行。”
陈阳微微点头,开门见山地说道:“我有一个案子,需要你们电讯科的帮助。”
钱一晨招呼陈阳坐下,半开玩笑的说道:“陈老弟不会又是来借电讯侦察车的吧?”
陈阳摇了摇头,那玩意太贵重了,整个特务处也就进口了一辆。
要借也不是现在,目标的范围没有锁定,开出去也没用。
“我想来问问,那天出动了电讯侦察车之后,你们电讯科有没有监测到可疑信号。”
钱一晨从办公桌上拿出一份文件翻开:“在当天晚上我们检测到一个信号出现在城南一带,由于发报时间太短我们无法定位。”
“能缩小定位吗?”
城南一带太大了,有和没用差不了多少,根本就无法排查出目标来。
钱一晨想了想,答道:“也不是不行,如果能够引诱目标再次发报,我们有针对性的布置,还是能够缩小范围的。
比如,我在咱们城区三个不同的方向,提前布置好监听点和技术组。
捕捉到电台信号后,我的技术员会全力侦测出信号的方向,而三个地区的监听点就会出现三个方向,这些方向在地图上交叉的地方,就是电台所在的区域。”
陈阳觉得这个办法很靠谱,不由的问道:“那你们以前怎么不用这个办法?”
钱一晨笑了笑:“这叫三角定位,我们一直在用。
这个技术其实在国内外不能算是多么厉害的方式,但也几乎是现在唯一的方式。只要搞电讯这行的基本都会。
处座给我们电讯科批那么多钱下来,就是要在全城各个地方,建立秘密的监听点。
但是三角定位也不是万能的,只要缩短发报时间,甚至采用移动发报的方式,我们就基本很难定位到。
更有甚者采用更换左右手发报的方式误导我们。”
涉及到了电讯的专业技术,陈阳也是知道个一知半解,但是定位的原理他还是弄清楚了。
“如果我能让他再次发报,你们能缩小到多大的范围?”
钱一晨听到陈阳的问话笑了笑,问这种问题就显得外行了,不过他还是仔细的解释道:“定位范围的大小取决于发报的时间长度,时间越长,范围越小。
而且我们是被动监听,就是我们设置的监听点,虽然一刻不停的在监听着南京城各种信号,但是只要对方不开机,不发报,那就一点办法没有。
而对方什么时候开机,发报,我们也不清楚,所以突然性太强,我们可能还来不及反应,对方就已经结束了。
而且我们要识别电台的信号也是很困难的,可不是一发现一个信号我们就能立马分辨的出是谁发送的。”
陈阳点了点头,非法电台没有等级,只能依靠技术员的经验对信号进行判断。
比如特定的频率稳定性、信号强度变化规律以及独特的杂波特征等。
想了想钱一晨继续说道:“如果你能确定目标大概的发报时间,而对方又确定在市区内的话,我想缩小到半个区应该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