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平旌刚刚能和故旧好友见面,这好日子没过上几天,滁州受灾了。
楼士等人来到琅琊阁不久后,一场大雨落下。
滁州等地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百姓不得不逃到琅琊山去。
当年梅长苏当主琅琊阁,为了防备各地军阀的进攻,他以要塞的标准修建了这个琅琊阁。
因此琅琊阁算是个小堡垒,容纳的兵力虽然不多,但是能够容纳老百姓来到这一带躲避洪涝灾害。
禁军们撑了一把伞,带着萧平旌出来视察百姓。
萧德忠跟在萧平旌的后头,看着这些老百姓,神色稍显慌张。
老百姓哭着下跪
“太上皇万岁!救救我们吧!救救我们吧!”
“我们的田土都被淹了,求求您为我们免税吧?”
萧平旌对这些老百姓说
“呃...你们的要求,朕都知道了。你们今年的赋税就免了吧!来,山里面有临时搭建好的房屋,朕也在琅琊阁积累了一些粮食,你们先休息一下吧。”
老百姓答谢道
“多谢万岁!”
一名老农走上来问萧平旌
“呃呃太上皇万岁呀,您为什么有这么多粮食啊?您的叉子和扁担、锄头都一定是用玉做的吧?是玉皇大帝赐予您的...一种就有无数的稻米,能够永远饿不死,是这样的吗?”
萧平旌扶着老农,道
“老乡啊,你辛苦了!先去休息吧~朕用的不是玉扁担,谁的扁担是玉做的?你们的扁担是玉做的!没有你们,朕哪来的粮食吃啊?你不要信人家满口胡言!朕的扁担要是这么神,还用得着你们交税吗?”
禁军把躲进山里的老百姓都带走了,萧平旌对萧德忠说
“德忠,朕现在派你去滁州衙门。你就说是太上皇的旨意,让你来处理滁州等州县的灾害。汴梁那边,你父皇会答应的。”
萧德忠道
“呃...皇孙知道了...”
萧平旌对慕容彦钧说
“彦钧,你去辅佐一下皇太孙吧。”
萧平旌又跟萧德忠道
“朕教给你的收拢民众人心的方法,你肯定学到了吧?”
萧平旌教给萧德忠的治理手法,萧德忠忘了不少,但是萧德忠又不敢说出来,便答道
“皇孙知道了...知道了...”
萧德忠带着慕容彦钧还有数百汴梁禁军、悬镜司离开了琅琊山,前往了滁州衙门。
先前辅佐过萧符的僧人大山寺守玄也带着一队大相国寺的僧侣队伍离开了汴梁,带着御粮前往滁州布施。
滁州知州董静见到萧德忠后,首先向萧德忠作揖,对萧德忠说
“恭迎太子殿下!请太子殿下下发旨意吧。”
萧德忠实在不知道要干什么,他坐在案台上,嘴巴张着,底下的滁州同僚都看着他。
“呃呃...”
萧德忠看向慕容彦钧。
慕容彦钧走上来对大家说
“各位大人,最近太子殿下有咽喉有恙,故而不便言语!太子殿下的意见是,现在应当由他做主,带着滁州众同僚、衙役等前往受灾之地,抢险排涝,查灾报灾!以此安抚民心!”
一众滁州同僚道
“太子殿下英明!”
萧德忠点头,走上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