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
礼部尚书郭攸之被斩,刑部尚书韩志纬被贬,宰相大人请罪告老还乡,皇帝陛下挽留无果,赐银返乡。
都察院那边,关于吴伯安的一些奏折,最终全部烧毁。
那位进京的吴伯安妻子,无人知道最终去了何处。
皇帝陛下有旨,贺宗纬才学兼备,入宫受赏,免考试,直接升任都察院御史。
……
……
御书房里。
皇帝陛下磨着铁箭,时刻将其放在眼前打量。
在距离百米之外的位置,放着一个铁架子,上面绑着一件将士盔甲。
盔甲的心脏位置,被箭羽射出不少凹陷的痕迹,却并未射穿。
风箱位置,贴身太监使劲儿拉着,不断加大火力,满头大汗。
贴身太监心里不明白,这一任的皇帝陛下,为何会有这等古怪的喜好。
好色不好吗?
说起来,自从他跟在身边贴身伺候开始,这位皇帝陛下便极少近女色,反倒是更喜欢磨箭。
御书房里,这个位置摆放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弓弩弓箭,还有专门炼铁的炉子风箱。
在修改完奏折之后,这位皇帝陛下极少去后花园逛一逛,也基本不去妃子们的寝宫,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这里磨箭、试箭。
至于最近几日,朝堂闹得沸沸扬扬的宰相大人的告老还乡一事,这位皇帝陛下却依旧云淡风轻。
贴身太监没在皇帝陛下脸上,看到哪怕半点的异样……似乎一切尽在算计之中。
贴身伺候多年,老太监自然清楚这位皇帝陛下的帝王心术之厉害程度,便不敢多问,也不敢插嘴。
他只是依稀记得,当年在那范家公子即将入京都时,这位皇帝陛下曾经说过,京都这趟浑水,实在太过平静,需要一根搅屎棍。
如今看来,那范家公子的进京,只怕也少不了这位皇帝陛下幕后操控的结果。
想得越深,贴身太监对这位皇帝陛下,便愈发感到可怕。
“别发呆,加大力度。”
听见皇帝陛下的声音,贴身太监顾不得额头的汗珠,立即加快速度,加大力度。
……
……
马车之中,范清越看着手中,从京都传来的消息,右手中指轻轻弹了一下纸张,火焰顿时燃烧起来,不多时,只剩下一片灰烬。
他作为鉴查院提司,此刻虽然远在北疆,但收到京都的消息,速度也并不慢多少。
宰相林若甫的退隐,早在他的预料之中,而且清楚明白,这是那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在为他清除路障。
想要争一争那至尊之位,宰相林若甫就是迈不过去的槛。
而且,林家二公子林珙的事情,别人不知道,但那个和蔼老人却能猜到,肯定是他所为。
这么做,也是防止林家在必要的时候,忽然反水。
范清越思索片刻,将消息传递回京都,可以通过某些方式,将那位林家二公子放回去了。
至于朝堂之上,两个尚书职位的空缺,太子和二皇子,必然会争得头破血流。
但范清越相信,最后这两个职位,一定会落在陈萍萍安排的人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