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报——!甘阳关以西回部郡关口被敕狄大将艾鲁拉攻占!”
“报——!甘阳关以北博塔州关口被敕狄大将布伦格尔攻占!”
“报——!甘阳关以北阿蜜勒州关口已被敕狄大将卢哈围攻一月之久,城内粮草岌岌可危,请求朝廷支援!”
“报——!宁州以南勐泐关口已被百越大将那明攻占!”
“报——!宁州以南太平府关口已被百越大将特乌达围攻两旬左右,城内粮草已断,请求朝廷支援!”
……
钦安殿内,坐在龙椅上的年轻帝王目光沉深的看着一手食指弯曲,慢慢的点着龙椅的扶手,良久后,他才音调沉静的问了一句:
“苏爱卿,国库还能支撑多久?”
凌云木闻言出列,站到了大殿中央:
“回圣人,不足三月。”
贺鸿点着扶手的食指倏然一顿,之后慢慢的蜷缩回了掌心。
“……这样啊。”他叹息着说了声。
五月底,北境敕狄与南境百越在同一天向天晟朝的边境发起了攻击。
六月十二日,骆铖一行人马在日夜兼程一个月之后,终于以比平常快了足足半月之久的时间赶到了北境伊里州关口,与驻扎在那里的季劭云汇合。
同一时间,大将军卓苍炎仍在半途之中,直至六月下旬才堪堪赶到了已被特乌达围攻了两旬左右的太平府关口,与自己的二儿子卓凛辰汇合在了一起。
这次出发因为时间匆忙,所以骆铖并没有带着家人一起,而是给闻尺素和凌云木两人各留了一堆的锦囊,以便他们后续行动。
而留在凌云木这里的第一个锦囊,便是他托对方转交给圣人的。
“圣上请看,这是‘卜世先生’临行前让我在朝廷收到他已经离开伊里州,前去回部郡时让代交给您的锦囊。”凌云木从怀中掏出一个金色锦囊,双手呈递给了从金阶下来拿取的许景行。
贺鸿接过锦囊后当即打开,只看里边只有薄薄的两张纸,上面写着寥寥几句话:
“圣人亲启!
微臣骆修远拜上!
当初为了验证威力,微臣先制作过一批□□和火.药,此次离京时一半由微臣亲带来了北境,一半则交由大将军带去南境。虽然数量不多,但应能在战场上有所致用。其制作方法微臣也已悉数教给了大将军,在圣人有足够的储备支援前线之前,我等便先自主制作,以期战事早日结束。还请圣人能对微臣此次先斩后奏宽恕则个。
另,还望圣人宽心!我天晟男儿,郎朗赤血之心,上,定不会负君心!下,定不会负民意!
望圣人保重龙体!
——卜世先生,骆修远叩首。”
两页纸张在贺鸿的手里微微颤动着,尤其是在看到那句“上定不会负君心!下定不会负民意”时,他的眼睫更是微微翕动了几下,快速的将眼底的酸涩强制的压了下去。
这个骆铖……
他抿着唇,淡淡的勾了一下唇角——果然不亏是朕的良臣知己啊!
平日里若是叫他一声‘卜世先生’,除非是大殿上有外人在的情况下他才会装作不以为意的受着,否则,要是在私下里这么叫他一声,定是会当场就挂着他那张万年不变的冷淡脸,声音平直不带半点感情的反驳道:“‘卜世’二字太过厚重,微臣并非圣贤大能,实难担当。”
可这会儿,为了让他安心,竟然会主动的在私信中自称‘卜世先生’,还真是让人……
贺鸿摇了摇头,看着那几行字,终于露出了一个开战以来第一次出现的舒心微笑。
是啊,他有上对朝廷忠贞不二,下对黎民仁慈于心的‘卜世先生’,有一直以来都初心不变、效忠天晟几代忠良的如季家和卓家这样的肱股之臣,有万千爱国拥君驻守边关不怕苦难不畏生死的好男儿们,他怕什么?
他什么都不用怕。
就在众臣子都因为看到圣人的笑容后内心或疑惑或高兴之时,凌云木又接着说话了。
“圣上,这是阿铖让我在呈完第一个锦囊,等您对里边的话有所反应之后,再呈上的第二个锦囊。”
贺鸿微微擡眼瞥向他,有点惊奇骆铖那么稳重的人竟然会做这样的安排,不过等他接过这第二个锦囊,看完了里边轻飘飘的那张薄纸后,就明白了对方的用意,遂后便神色复杂,不知是该气还是该笑的哼嗤了一声。
这第二个锦囊中写的是:
“圣人亲启:
微臣骆修远拜上!
微臣已在离开前拜托义兄季劭聪、好友卓羽辰兵分两路,将微臣在京城和苍耳郡两处囤积的各三万单粮食和五万单马草,以及我等调料厂和新建的方便面厂制作的上万份火锅底料与方便食品等物,一并送往阿蜜勒州和太平府,望能解朝廷一时之急。
另,囤积粮草一事容臣回去后亲自面圣回禀。
恭祝圣人龙体安康!
——荡寇将军,骆修远叩首。”
这封信不再自称‘卜世先生’了,因为如果圣人在看到第一个锦囊后,对他私自将□□和火.药的制作方法教授于大将军的行为不喜的话,那在等圣人发完脾气,又看到这样一个明明大解朝廷之急困却还偏偏如此谦虚的对方时,就定能顺势给他消消火。而如果圣人并没有因为第一个锦囊里的内容生气的话,那在看到这第二封信时,则会更加的感慨骆铖对朝廷对君主忠心耿耿的拳拳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