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章
次日中午下学后,骆铖带着卓羽辰一起去了‘广聚轩’,和季劭聪一起商议砖石结构的楼房图纸,交给他们俩谁的家人比较合适进献。
“还是交给大将军吧。”季劭聪摇着折扇向卓羽辰扬了扬下巴,“虽然以朝廷有些人的关系,以及苏落言的调查,不可能不知道我与你是结义兄弟,但毕竟此次前来赈灾的是青辰兄,如此功劳自然也理应由他来牵头,所以由他转交给大将军进献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说什么呢?”卓羽辰向他扔了一粒花生米,“我家是那种贪念他人功劳的人么?”
季劭聪“嘻嘻”一声,笑着起来给他作了个揖:
“是我说错了,卓三公子大人有大量,可千万不能回去给大将军告状啊!”不然大将军一个“不小心”将这话转述给他老爹,那他岂不是又要被棍子追着打出二里地了?
卓羽辰翻了一个大白眼,“切,我又不是告状精!”
“说正由。”骆铖眼看两人将话题扯远了,食指点了点桌面,扯回正题。
季劭聪撩起长袍后摆坐下,神情难得有点儿无奈和担忧。
“因为我姐夫。”
“安王?”骆铖有点不解。
自己不过是进献个房子的盖法,怎么就拉到安王贺櫂那里去了?
“对,安王。”季劭聪抿着嘴点了点头,瞥了卓羽辰一眼,似有什么难言之隐。
卓羽辰看他那模样,忍不住又翻了一个白眼儿,这才拍了拍手上的花生皮叹息了一声,道:
“还是我来说吧。”
之后,他便将现在的朝廷局势详细的说给了骆铖。
原来,当今这几年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因此朝堂之上很多的权利便也都慢慢的交给了太子,甚至有时病的严重之时还会直接让太子监国理政。
太子仁德勤勉,聪颖率礼,因此朝堂上下很多官员都对他很是信服。
但历朝历代在新旧君王更叠之时,就从来都没有完全半点阻碍都不出现的情况发生的。
所以,被当今和朝堂大半官员都极为信任并予以厚望的太子殿下,就也遇到了淑妃张氏的儿子——四皇子贺景的挑衅。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本朝唯二的两个皇帝——先皇和当今,都是历史上难得一见的不贪恋女色的好皇帝了。
先皇当初在位虽然只有三年多的时间,但他在起义之前,就已经是当地州府的首富之子。但即便这样,他也除了自己幼时家人为了给当时生病的自己冲喜的、大自己六岁的妻子之外,就一生都不收通房、不纳妾、不逛烟花柳巷,从始至终再未有过其他的女子或麟儿。
因此在天晟朝建立之初,先皇怕朝政不稳,在当时辅助自己登基的两位大功臣提出要将女儿进献于他之时,他便以自己年岁已高、且征战多年身体不好为由,将那两名女子赐给了当时的太子——也就是现在的圣人为贵妾。
即没有伤害到自己的老妻,又可以让二位功臣因为这份姻亲的关系而继续辅佐自己的儿子,可谓是一举双得。
因此当今的后宫里便除了他自己钦慕求娶,生了太子贺鸿、二皇子贺櫂,以及长公主贺钰儿的皇后——赵氏之外,就也只有这两位妃子。
一位是生了三皇子贺泽和小公主贺瑶的德妃廖氏,一位便是这位想要和太子抗衡争夺皇位的四皇子贺景之母——淑妃张氏。
这三位之中,廖氏之父乃前任威远将军,其母卢氏,出自“五姓七望”的范阳卢氏嫡系一脉,其背景根基深厚到连圣人都要顾忌三分。
张氏则是其父为前任驻远将军,其母李氏,是前朝首富李臻的嫡亲幺女。
唯有皇后,是先皇都还没有起兵造反之前,今上自己找的一位被爷爷收养长大的孤女,因此并没有什么娘家后台。
所以淑妃张氏现如今之所以敢撺掇自己的儿子与太子争夺皇位,便大多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皇后以前没有家人在先皇争夺天下时为其做过贡献,现在也没有强有力的外戚站在朝堂之上为其撑腰。
所以她还私底下颇看不上一直都跟皇后关系很好的廖氏,毕竟当初她家给先皇做过的贡献除了自己父亲的追随之外,也不过就是些外公家进献的银子而已。可廖氏却是除了父亲的追随之外还有整个范阳卢氏的帮扶,那可就不只是银子的问题了,可以说当时最有可能成为天下主人的三股起义兵里,之所以最后是先皇赢得了最终的胜利,除了自身带兵有方并心系万民之外,还绝对少不了卢氏在背后的大力支持。
所以她一直都想不明白,比自己更加有资格坐在中宫之位、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下一任天下之主的廖氏,为何会一直都对那个没有一丁点势力的赵氏敬重有加?私底下还以姐妹相称?并且就因为廖氏的不争,所以这些年她也不敢去争皇后之位,毕竟她家的功劳和背景可没有廖氏的母族那边大,所以就算要换皇后,也肯定是廖氏,否则前朝的那些官员可没人会答应。
因为廖氏不争,而她又没有廖氏有资格,所以中宫之位便一直都是最没有后台的赵氏给稳稳的做了这三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