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1 / 2)

第 214 章

围观的女人们兴奋起来,眼里都冒光,端出来的绣片是这边没有的花样。

江南自古繁华,什么时兴东西都走在最前面,虽说粤地自有当地风俗和特色图样,在江南精致多样的花色中也要甘拜下风。

增加绣花一项还是探春提议。

绣花是个深功夫,只一段时间学不会这么技巧,当下展示的东西,都是探春和黛玉用针线丫鬟的活计和原本就做好的绣品充数。

为了吸引更多人,毕竟好些女子心思都花在针线活计上,而且裁剪刺绣,作为一门技艺,也要有家学,姑娘才会做得好。

粤地的针线不如江南,好些贫苦人家只会简单把布片缝合,对于她们而言,读书写字是虚头巴脑的东西,吃饱穿暖才是要事。

气氛极其热烈,大家还没看够,就见那些嬷嬷把各色绣品端进去,正是懊恼时候。

挤挤挨挨伸着脑袋,又来一圈嬷嬷,这回端着的是各色菜品。

江南一地的菜色讲究,一样做法,摆盘讲究就像贵了几倍,他们可是开眼,酒楼里做的也不一定比这个好看。

“这是什么菜色,难不成也是学社教的!”

可惜了,不能亲口尝一尝。

饶是看客如何垂涎三尺,嬷嬷们照例走过一圈退下去,而后又来个主持的郎倌,说是今日到此结束,下一回报名就在十日后,择优录取。

看热闹的人等了一时半刻,见果然没人出来,才又三三两两散了,唯有一些好事者,等到来参加活动的夫人奶奶散了,才磨磨蹭蹭走开。

今日的活动在某种意义上是成功的,既为下一回开社赚足名声,又有好几家夫人和商户娘子表示也要解囊资助。

当场有好几个姑娘被商行聘走。

有缺厨娘和绣娘的,都说等以后再聘。

过得五日,第一批学员基本都有去向。

黛玉略一统计,心头却开心不起来。

黛玉: “我原想她们能找到营生,不曾想还是聘出去的少,嫁出去的多……”

探春也在,对于这样的结果,她并不意外。

莫说平百姓,就连侯门公府,教养女儿并不是冲着姑娘能出去独挡一面,只想着教好了,再有个好名声,将来嫁个好人家。

探春本着当下实际,安慰黛玉:

“玉儿你想想,世道艰难,若能嫁个殷实人家,于她们而言也好,不是还聘出去六个”

嫁个比原先富有的人家,总是日子好过几分。

忽然外面丫鬟进来,领着头一批学员里的‘状元公’——张惠娘。

张惠娘无论写字还是算账,都是这一批最拔尖,她得头名,实至名归。

显而易见的优秀,同一批学员难以望其项背。

大约因为父亲曾是读书人的缘故,张惠娘长相只算得清秀,言行举止却和一般农女不同。

她才一进来,就对着黛玉噗通一声跪下,猛然磕头:

“姑娘,您缺奴婢丫鬟吗我想给你当奴婢,你买了我吧”

黛玉和探春面面相觑,她们还欣慰最优秀的张惠娘找了一份谋生营生,给本批学员做榜样,如何就忽然要为奴为婢。

探春问: “惠娘,你不是昨日被粤州商行聘了”

张惠娘擡头,黄瘦的面庞上泪流满面: “粤州商行的当家奶奶……想让我给她家二儿子做小,我不愿,我只想当她家伙计。”

黛玉给一旁的雪雁递了一个眼色: “不要哭,坐下来慢慢说。”

雪雁搬来一个杌子,让张惠娘坐下。

正好这时候瑛姑和柳姑也来,似乎找黛玉和探春有话说,黛玉冲她们比个手势,示意她们也进来。

接过熏过百合香的帕子擦泪,那张惠娘才道:

“姑娘,我是没法子了,如果您收我当奴婢,将来赚的钱,我都给您,只要您今后都带着我,让我多走些地方。”

记得刚开社的时候,黛玉是说过要多走些地方,不想这丫头也记着。

黛玉想了想,惠娘只得十三岁,主意倒是挺大。

为奴为婢不是一句轻飘飘的话,黛玉当然不会收,耐心与不太懂律法的张惠娘解释:

“无论死契还是活契,良贱有别,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有这种心思。”

张惠娘唯恐黛玉不收,她真要去嫁人,连忙道:

“他们都说商行家当小也是个好去处,但我当伙计,赚来的钱是我自己的,真去那边当小,今儿她喜欢你,给你几样好的吃穿,明日不喜欢你,肯定会磋磨你,还说你吃白饭。”

这时候只见一人自门外跳进来: “我都听见啦!”

原来是三丫,她蹦蹦跳跳,手里拿着一个竹丝编的小篓子,笑嘻嘻对张惠娘道: “你要是不自在,不如来我们这边,不用当什么奴婢……”

瑛姑一把捂住三丫是嘴,将她拖过去: “你还不懂,不要多话。”

三丫瞧见大姨的脸色,顿时噤若寒蝉。

探春眉头微皱,这丫头心思未免也太活络,过于取巧,她不想嫁,兴许是那家儿子有什么毛病。

以这个做理由,显得很不坦诚。

探春问: “我记得你父亲也是个读书人。”

张惠娘像瞧出探春的怀疑,直截了当: “我母亲走了八九年,家中继母

最新小说: 文豪的食堂 重生后成了仙尊死对头的白月光 春满四合院之我是傻柱 新编笑傲江湖 拯救汪汪星 我在横滨当阿拉丁神灯 声声阮 在幸福都市开启狗屎人生 咸鱼姬只想睡觉 从火影开始的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