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1 / 2)

第一百一十六章

众人说过一会儿话,各自散了,都知道贾珍做了一门好亲,听人说贾蓉定下的媳妇模样性情都极好,大了贾蓉两岁,马上及笄的年岁,在外颇有美名。

那样的姑娘都能嫁进公府,自己将来的人家怎么说也不会太差,贾元春一时间又有了信心。

贾元春怀着满腹心思从大房那边回来,穿过九曲回廊轻轻走进母亲的院子里,见丫鬟们垂头丧气,屏声敛气,宝玉不在,院子里静悄悄。

初春天又不太好,现在转阴了。花木没长出来,分明是那么多人的院子,冷风一阵接着一程,满院萧瑟颓丧的气息。

元春靠过去几步,就听见母亲似乎在训斥下人,冷声冷气,只能在旁边瞪了一会儿,打头就看见周瑞家的领着两个丫鬟从屋里出来。

贾元春迎上去,挤出一个笑容,问周瑞家的: “母亲是愁什么哪个丫鬟犯事。”

周瑞家的给两个丫头使了个眼色,那两个丫头缩手缩脚的走了,两人来到一个偏僻地方。

周瑞家的叹一口气: “外面孝敬了一篮子果子,老太太让先给珠大爷送去了,这几日家里有什么好的,总是先紧着那边。”

贾元春就不太懂了,母亲总不至于这么大年纪还和旁人争一篮子果子,虽然说现在京城里面正值青黄不接的时候,荣国府里也不是吃不到水果。

贾元春: “大哥哥这么多年才回来,祖母偏着点是常情,他不比我们能承欢膝下。”

周瑞家知道这个理儿继续说道: “本也没有什么,偏生送到跟前,太太都剥开一个,才知道送错了,然后送到珠大爷那边去,珠大爷不敢要,又送回来,弄得像是咱们太太一个长辈和小辈抢吃的一样。”

原来如此,一来一回倒叫王夫人脸上放不下。

但贾瑚也没错,府里东西只有一份,送到他手上,贾瑚当然不敢收,他退回来理所当然,该退到老太太那边去。

拿到二房这边来,没准那些下人看见王夫人动过一个,所以送错地方。

下人们办事不尽心,训斥一二,小事而已。

贾元春尴尬道: “一场误会而已,母亲多心了。”

这事说开,办事不利索,没眼力见的下人又被周瑞家的叫过来自去领罚,周瑞家的正和贾元春说话,看见三五个丫鬟每人捧着一个竹筐子从角门那边过来。

周瑞家一看框子黄澄澄,圆鼓鼓的都是饱满的橙子。

肯定是果子熟的时精心挑选贮藏,现在拿出来还是和新鲜的差不多。

刚刚送来的就是这样的橙子,周瑞家的拉下脸,对那几个小丫鬟道: “不是说让送给大奶奶,怎么还来!”

现下李纨怀着孩子,是荣国府里最小的一辈,好东西给她,旁也不敢嚼舌根。

领头年岁稍大的丫鬟被周瑞家的吓一跳,赶紧解释: “周娘子,这是姑奶奶家送来的,个个都有,先前的那一份,已经送去了。”

人人都有,自然不用送,更加显得二房为刚刚一筐送错的东西生气十分不值当,里外不是人。

本来不是大事,贾元春也觉着母亲小题大做过于小心眼,但她是女儿,不好多说,她不想再掺和此事,随意找个借口:

“也不是什么大事,周姐姐多劝一劝,我先去看宝玉了。”

原本想去找母亲的贾元春,又往荣禧堂去,贾元春穿过院子,进到碧纱橱里面,见贾宝玉在自己屋里忙前忙后的把好些小玩意儿都搬到床上,上前好奇的问他: “在做些什么”

宝玉的乳母嬷嬷道: “我们二爷听说后面是林姑娘的生辰,预备生辰礼呢!”

今天姑妈还说过等黛玉两岁生辰,请家人们去乐一乐。

老太太兴致高涨,只说一定要亲自去闹一回。

这是黛玉表妹在京城的头一个生日,她年岁小招人爱,家中的人能去当然要去,自己想来也要预备一份看着过去的礼物。

贾元春看着屋里的镂空黄铜香炉上袅袅青烟发呆,宝玉过来喊一声姐姐,又扭头过去忙,把原先自己的小瓷人,小马,鲁班锁都摆在床上。

认认真真给黛玉挑东西,贾元春上前,把手搭在宝玉肩膀上,在床畔找个个地,坐下来问: “昨儿我教你的东西,可记得了”

贾宝玉天资聪颖,读书方面记性很好,见姐姐问,点点头: “记得。”

说完就把昨天姐姐贾元春教他背的诗经念了一遍,丫鬟们听完赶紧恭维:

“看我们姑娘教养兄弟,将来谁娶了姑娘有大福气,真真一个贤妻良母。”

贾元春似笑非笑,丫鬟们说的好听又怎样而今自己的年岁长在这里,婚事没有一个着落。

可惜她只是个女子,奔着当贤妻良母这样的赞誉去,若为男子又何必操心将来的去处呢

贾元春心底莫名忧伤。

……

小黛玉生辰日子很快就到,花朝那一日暖和,天气晴好,太阳暖洋洋洒下来,贾母一早起来心情愉悦,穿衣打扮,笑眯眯叮嘱媳妇儿和姑娘们都穿戴好,一家子吵吵嚷嚷带上给黛玉的生辰礼物,浩浩荡荡的车队往林家去。

老太太难得出门一回,前呼后拥,占去将近一条街,林家的宅院不能和敕造荣国府相比。

最新小说: 文豪的食堂 重生后成了仙尊死对头的白月光 春满四合院之我是傻柱 新编笑傲江湖 拯救汪汪星 我在横滨当阿拉丁神灯 声声阮 在幸福都市开启狗屎人生 咸鱼姬只想睡觉 从火影开始的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