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救人(2)
去往东宫的马车上, 薛竹隐和顾修远各坐两边。
一个姿态端正,肃穆谨然,一个眼底发青, 哈欠连天。
很意外的,顾修远没有来缠着她。
也是, 顾修远平时出行都是骑马, 为数不多的与她一起乘马车的时候,他总是懒懒地靠在马车壁上,抱着双臂闭目养神。
薛竹隐想事情的时候,偶一瞥到顾修远,发现他在盯着自己看,目光探究, 被她发现后又若无其事地别开眼。
她只当没看见。
马车驶过平康坊, 钟楼传来声音,薛竹隐撩起帘子去看,现在是巳时正,还有一个时辰三刻钟。
她暗暗地按了按自己的袖口,东西还在。
下马车, 薛竹隐问秋云:“给太子的生辰礼准备好没有?”
秋云恭敬地答道:“准备好了。”
站在前头的顾修远回过头来看薛竹隐一眼,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薛竹隐觉得他今天很是奇怪, 整个人都回到以前懒懒散散的样子, 对什么事情都漫不经心的。
对她也是。
林时领着两个宫女在东宫门口迎客,秋云把请帖和名家冯谨的《霁烟长景》图一并奉上。
宫女在礼品册上记上一笔, 林时看到薛竹隐和顾修远是一起来的, 脸上喜气洋洋的:“顾指挥使和薛大人真是出双入对,琴瑟和鸣。”
两个人谁也没吱声, 把林时尴尬的。
他这才注意到两个人中间隔了有十万八千里远。
得,又吵架了,以后东宫又不能消停。
薛竹隐瞟顾修远一眼,她虽知眼前的局面尴尬,但难道要她主动去挽顾修远的手,笑着点头称是吗?
她正胡思乱想着,鼻端闻到草木香气,顾修远“嗯”了一声,主动靠了过来,牵着她的手进了东宫的门。
顾修远的手握得很虚,两人的手心甚至都没碰到一块,但他也没有放的意思,就这么诡异又平静地穿过花园。
花园里的花木都被新整治了一番,薛竹隐经过东宫西边的小门,小门是平日里供下人进出的,今日东宫事务繁忙,小门冷清,只留了两个侍卫看门。
她向小门外看去,百步外的转角处,一辆靛蓝色篷布马车安静地停在那里。
薛竹隐放下心来。
这一放松,和顾修远虚握的手就不由自主地握实了,手心牢牢相贴,像她的手趁顾修远不注意滑入他的掌心。
掌心微汗,薛竹隐忙把自己的掌心向后靠,与他的掌心拉开距离,她悄悄偏头去看顾修远,后者毫无波澜,无知无觉似的。
勤政殿内熙熙攘攘,侍从在宴席之间穿梭,太子坐在上首,和两位大臣正聊得开心。
皇帝近来身体不大好,太医嘱咐他少行乐多养病,他只把后半句听进去,索性让太子监国,带着最近宠幸的一个妃子迁到行宫避暑去。
太子监国之余,忙着奔走拉拢朝臣,他本就谦逊有礼,加上在兵部做的都是实事,无往而不胜。
薛竹隐扫了一圈,三省的宰辅和两司的长官都在,三衙的指挥使也来了,简直是个小朝廷。
连宰相郭解,虽是四皇子的外祖,今日也到场。
见薛竹隐来了,林穆言百忙之中给了个眼神,微微点头,便算招呼了,仍继续端着酒杯听尚书右丞关于秦原路边防的看法。
薛竹隐这些天去东宫虽然频繁,但她一直对林穆言避而不见,因她一向不善于掩藏自己的情绪,得知苏泠烟的事情后,一时不知道改如何与他相处。今日他忙着应酬冷落自己,薛竹隐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看着林穆言谈笑风生的样子,她竟觉得有些陌生。
她想起他十七岁的生辰,她和林穆言,苏先生,陈先生一起坐在苏先生家的畅园里,于竹荫下曲水流觞,赋诗唱酬。
那样隽秀斯文的少年,作起诗来字字珠玑,获得陈先生的赞誉也只会腼腆的笑笑。
她简直难以置信,林穆言这样一个温润斯文的人,会做下不孝不义的事情,把恩师之女囚禁在深宫之中加以虐待。
到底是什么时候,林穆言对苏泠烟起了这样的心思?
手心吃痛,她低头看过去,顾修远用力地握她的手心,示意她入座。
薛竹隐把手抽回来,和御史台的同僚坐在一块,顾修远挨着她坐下来。
今日的座次是按官阶来分,顾修远的位置比她还要靠前很多,薛竹隐这个位置都快到门口了。
她主动问道:“你不去同三衙的同僚一块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