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妃祭(六)
次日清晨。
喜乐从天光微熹时就响了起来。那一声唢呐极其高昂明快,第一声响起,便惊破了村庄的安宁,撒开了一大片喜气洋洋的热闹。很快,各家各户的村民都纷纷披衣而起,就连最贪睡的小儿,今日也不再赖床,而是早早就起来了。
大家都精神抖擞,准备围观祭典看热闹。
柳月容坐在堂中,仍是昨夜莲空离开前的那个姿势,她跪坐在案前,仪态端然,小丫鬟推开门时,发现她已经换上了那身烈烈如火的嫁衣,大红的丝缎衬得莹白的皮肤微微泛红,含羞带怯似的。
可她的眼神是冷的,眉睫低垂,如一潭死水。
“天妃娘娘,该上路了。”小丫鬟们躬身相请,轻声道。
柳月容长睫微颤,闻言眼中终于起了些许波澜。
*
莲空也听到了那阵喜乐吹打的声音。他本来睡眠就偏浅,心中又记挂着事情,唢呐一响起来,他就睁开了双眼,指尖挑着那枚青绿色的铜铃晃荡,不知道在想什么。
早饭时他也没什么胃口,随便拿了个饼啃着,心不在焉的。
坐在他对面的青衣道士倒是看了他好几眼,莲空不明所以,青衣道士挑了挑眉,问:“好吃吗?”
莲空愣了一下,他刚刚在走神,其实没怎么在意味道,被对方这么一问,才感受了一下,说:“还行吧。”
但他不太明白对方为什么会这么问。
清夜悬记得他小时候挑剔得要命,忌口一大堆,碧幽谷的仙者为把他好好养大,操碎了心,简直顿顿都追在这个小兔崽子后面喂饭。
现在倒是没了这些毛病。
莲空的确觉得味道还行。他虽然修道,但是离他师父那种清静无为、不问俗世的程度还差得远,人间的许多东西,他都很感兴趣,他从来也不辟谷,反倒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可离开碧幽谷之后,那些年在外面东征西战,有的时候忙起来连饭都没时间吃,有一口就不错了。刚开始是不太能适应,后来慢慢习惯了,也就不挑了。
这么一想,莲空觉得自己以前确实是不太让人省心,不过现在他懂事多了。
丑婆将事情全部告诉了柳老大,今晨他一见到莲空,立刻便问:“真能成功吗?”
莲空说:“我尽力而为。”
不知道他们是准备怎么将天妃送入明光宫,是准备走哪条路线,总之,那些道士和长老肯定只能送她一程,不可能跟到明光宫去。
只要柳月容还没正式进明光宫的大门,莲空觉得自己是有把握将她带回来的。
柳老大似乎还想问什么,但是瞥了旁边的青衣道士一眼,没有继续说下去。
哪怕这个道士从始至终都没有表现出任何针对他们的意思,听着他们打哑谜般的对话,也好似没听见一般不关心。可对柳老大而言,在静虚观的道士面前,他到底还是不能完全放心放下防备。
他们现在能指望的,也只有莲空这条路了,人事已尽,量力而行,至于其他,就是奢求了。
柳老大和丑婆都无心茶饭,祭典即将开始,他们也不能免俗,还是出去瞧了——若是事不成,那这就是最后一眼了。
莲空并没有去。
他仍是在拨弄着那枚铜铃,指尖发出清越的声响。
祭典无非是那些仪式,焚香祈祷,告祭天地,等等。道门的典仪本就有自己的一套规矩,这次的祭典有静虚观的道士们主持,肯定就更加严格按照道门的程序来了。有兴致的时候,会觉得是个可看的热闹,可是没有兴致的时候,就会觉得繁琐复杂极了。
莲空现在就没有这个兴致。
他吃完了饼,回过神,见柳老大和丑婆都已经走了,药铺里空空荡荡的,没人管,门口也没挂歇业打烊的牌子,不过今天村民全去看热闹了,也不会有人来买药。
莲空正准备回房,就看到那青衣道士也没动,还在这里。
“道长,你不去看祭典吗?”
“不去。”
莲空忍了下,还是没忍住,把心底一直以来的困惑问出了口:“您不去主持祭典,也不去看热闹……您来如意村,到底是来做什么的啊?”
他是真的觉得奇怪。
青衣道士看着他,很浅地勾了下薄唇,淡淡吐出两个字:“找人。”
*
祭典持续了一整天。这天妃祭,说到底,是天帝纳妃,虽不是正妻,可到底也属于嫁娶之礼,因此晨迎昏行,直到黄昏时天色暗了下来,喜乐声才渐止,祭祀完成告终。
莲空虽没去看祭典,但一直紧盯着那枚铜铃,不敢有丝毫懈怠,可铜铃一直没什么动静。
天色彻底漆黑一片,柳老大和丑婆回来了。莲空问:“婆婆,你们看到姐姐了么?”
丑婆点了下头,又摇了摇头:“她坐在车内,盖着盖头,我们看不见她。她也没瞧见我们。”
她脸上的焦急根本掩不住,到了一种焦虑的程度,问道:“他们将她往村外北面那座山上送过去了,村长也回来了,答应明日就将程二郎放出来,你……你准备何时去找她?”
莲空其实觉得现在已经是时候了,可以动身了,但奇怪的是,现在这枚铜铃上却毫无感应。
他在这对铜铃上施了追踪术,按道理说,两枚铜铃之间应该相互有感应。不论柳月容走到哪儿,他都冥冥能感觉到。但是,自从申时之后,这铜铃出了如意村,他便再也感觉不到什么了。
这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