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甚好,咱们久居宫中,早已忘了四方天外是何种风光,这回可得好好看看。”皇后笑道。
元春见状,笑着上前凑趣:“皇上一向爱重皇后娘娘,自然知道娘娘心中所想,这回臣妾也跟着沾光了。”
皇上只笑,并未反驳,元春心中寡然,手下无意识抚上隆起的肚子。
行路劳累,晚间还有露天晚宴,因此,用过午膳,众人自去修整。
一时偌大驻地渐渐安静下来,除禁卫军巡视的脚步声,便再无他音。
黛玉的帐篷挨着太后,虽略小些,内里却是照着一品亲王妃布置,亦是舒服适意。
有女官捧了一个莹白长嘴鹤颈壶进来。
黛玉正宽了外衣,坐在妆台前卸下钗环,自镜中瞧见,有些好奇的转过身来:“姑姑端的是什么?”
那女官屈膝行礼,双手奉茶,“回县主,是白牡丹茶。皇后娘娘说,春日正是万物生发的时节,晌午又气温高,行路劳累,最是容易心生燥火,饮些白牡丹茶可润肺清热,缓解一二疲劳。”
黛玉闻言接过,用了一盏,果然清气沁人,唇齿生香,肺腑中隐隐的郁气被悉数浇灭,心中只觉熨帖不已。
女官又道:“皇后娘娘说,让县主好生歇息,不必谢恩。”
黛玉又留她吃茶,女官笑道:“还有几处要送呢,县主留步。”
黛玉便送至帐前,自回去歇息不提。
被叽叽喳喳的鸟雀唤醒时,还有些困意未散,因怕夜里难眠,便撑着自榻上坐起来。
有小宫女端来清水,黛玉重新梳洗挽发,换了一身明红宫装,走出帐外。
此时已近黄昏,彩色云霞漫天,黛玉一时看住了,脚下不自觉循着僻静处走,不知不觉到了一片草木茂盛的河堤旁。
霞光映得河水五彩斑斓,在远处同天色连成一片,浑然天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京中少见这样的美景,便是有,也叫高墙深院挡去了风采,只能窥见一二颜色。
鼻尖是春日草木香,河面偶有鹭鸟掠过,黛玉深深吸了口气,只觉自己天然便该在此处才是。
摇摇头甩掉这有些可笑的念头,欲要回转。
却见不远处小径上绕过两个人,正朝这边走来。
黛玉下意识要回避,不妨那头年轻些的男子先瞧见了她,似有些惊讶,同身侧年长的相视一眼,当先快步前来。
“林姑姑,您怎么在这儿?”
黛玉听这声音有些耳熟,定睛看去,竟是贾蓉,落后一步的正是贾珍。
她微不可察的皱眉,口中只道:“此处风景甚好,一时看住了,这便要回去了。”
贾蓉还要说什么,贾珍从后赶上,笑道:“如此,妹妹便快些回去罢,仔细天色暗了,路不好走。”
“是,多谢珍大哥哥提醒。”黛玉笑应道,便越过二人去了。
贾珍父子站在原地,目送她离开,待人影渐渐远了,贾蓉上前一步,凑近贾珍耳边,“不是说不来······”
贾珍捋着羊角须,道:“来便来了,一个小女子,无妨。”
贾蓉仍有些迟疑:“可是京中······”
“原就是有备无患,咱们留一手罢了,”贾珍眼睛微眯,盯着那远去的身影,八字须一翘,道,“况且,咱们谋划许久,已是万无一失,不必因此乱了阵脚。”
“那要不要派人去京中将人撤下?”贾蓉心中不知为何,总有些忐忑。
“不要横生枝节,京中布置说来也只是求个心中安慰,若事败,也未必指望的上,”贾珍手一挥,背在身后,带着他往前走去,“事到如今,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大家子的前程在此一举,怎可为这等小事露出马脚······”
声音渐渐远去,路边草丛晃动,跳出一只小黑猫,两边看了看,毫不犹豫朝着那纤细窈窕的身影追去。
黛玉总觉得那父子俩怪怪的,正蹙眉回想方才二人乍见自己时的神色,便听见一阵由远及近,还带着颠簸颤音的“喵”叫。
她垂首,就见一只同那人猫形无二,只小了一圈的小黑猫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讨好的蹭着自己的裙角。
她俯身摸了摸猫脑袋,小猫舒服的眯起眼睛。
“你从哪里冒出来的?”
小猫喵喵叫着回头,看向来时的小路。
黛玉笑着点点毛茸茸的猫脑袋,“做什么又叫个小猫儿跟着我。”
小猫歪着脑袋顶着她的手指蹭来蹭去,很有些忘乎所以,哪还顾得上旁的。
到底不是本体,自制力便弱了不少。
黛玉笑着起身,将手背在身后,低头似乎有些疑惑她为何突然收回手,“喵?”
黛玉看了看正快步朝这边走来的小宫女一眼,随手自荷包中翻出一根油纸包着的酥脆小鱼干喂给它,笑道:“走吧,别跟着我了,一会儿该开宴了,咱们宴席上再见罢。”
小猫叼着鱼干,蹭了蹭她的手,含糊不清的喵喵两声,便跳进草丛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