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老师,师娘,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稍后的聊天中,司徒昭墩得知自己这学生又要前往香港,略有疑惑道:
“怎么又要去香港?打算去多久?”
“是这样的老师,原本给《投奔怒海》找的导演因为顶不住自由总会的压力撂挑子了,目前项目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所以夏梦阿姨想让学生顶上。”
“得了吧你,以为老师是井底之蛙是吧,虽然左派在香港的地位现在有些尴尬,但也总不至于连个导演都拿不出来,就算你说的情况是真的,这导演位置也不至于落在你小子头上。”
“嘿嘿,就知道瞒不过老师的火眼金睛,其实是学生主动争取的,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这也算是提前为毕设作品积攒一次经验了。”
“油嘴滑舌,虽然老师不知道香港那位夏梦同志为什么这么相信你,但这的确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实战机会,还是那句话,学校不会拖学生的后腿,但是拍一部电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项目,不是什么儿戏,你自己也要三思而行,切不可骄傲自大。”
“学生谨记,老师放心。”
十来分钟后,师娘买菜回来,没有看见丈夫时常挂在嘴边的得意门生,皱眉问道:“你学生呢?”
“已经走了。”
“你没留他吃饭啊?”
“留了,不过那小子忙得很。”
从司徒老师家里出来的陈耀东,骑车正好路过一家书店,他的余光注意到摆放在书摊最上那时隔17年刚复刊的《大众电影》杂志,于是前面掉了个头,又骑了回来。
“同志,给我来一份,不,两份《大众电影》杂志。”
“好嘞,6分钱。”
陈耀东掏了掏口袋,发现自己最低的面值都是一角钱,于是又看了眼旁边今天的《人民日报》,问道:“这报纸多少钱?”
“一分钱。”
“我要三份《大众电影》,一份这报纸。”
说着,将一枚一角钱的硬币递了老板,同时自己在书摊上拿走了他说出来的四件产品。
中关村33号院。
“怎么样小陈,请到假了吗?”
“请好了阿姨。”
今天是正月初六,本来刘家人是打算今天回去的。
但因为大女儿和女婿要去香港,他们才决定多留几天,说是送送他们。
“这是什么?”这时,刘筱莉注意到了陈耀东买回来的杂志和报纸。
“《大众电影》。”
刘筱莉将杂质拿了出来,搓开一看,发现有三份,皱眉道:
“你怎么还买三份呢。”
“这就不懂了吧?”
“懂什么?”
见未婚妻露出疑惑的眼神,陈耀东打趣道:“亏你还是个演员,竟然不知道《大众电影》可以报名百花奖。”
“啥?”
刘筱莉一愣,然后低头看向手里的《大众电影》杂志,发现果真如小陈所言。
最关键的是,这上面竟然还有他们的《牧马人》。
“姐,姐姐姐,给我一份。”
“哇,真的耶,这岂不是说,姐你有机会拿到百花奖影后。”
“什么是影后?”旁边的刘母露出了疑惑。
周文琼指着杂志上的一个名词道:“就是这个最佳女演员,在行业内,我们管它叫做影后。”
刘筱莉见妹妹比自己还激动,忍不住给她泼了一盆冷水。